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
2024 01 140-158
2023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
邮箱(Email):
DOI: 10.20188/b.cnki.dsf.2024.114lix
中文作者单位:

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;

摘要(Abstract):

通过对2023年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批评话语分析的最新成果进行认真梳理,发现在代表性学者、学术期刊和学术机构的协同作用下,该领域在研究对象、研究轨迹、研究层面以及跨学科立体交叉融合等方面均有新的进展,相应研究成果兼顾内容新度和理论深度,形成了“点、线、面、体”多维度发展的特点。本文将这些特点归纳提炼,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,以期批评话语分析在此基础上有更为深入的发展。

关键词(KeyWords): 批评话语分析;国内研究;综述;研究发展;2023年度
参考文献

CHIAPELLO E,FAIRCLOUGH N,2002.Understanding the new management ideology:Atransdisciplinary contribution from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new sociology of capitalism[J].Discourse&Society,13(2):185-208.

FAIRCLOUGH N,1992.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[M].Cambridge:Polity Press.

FOUCAULT M,1984.The order of discourse[A]//SHAPIRO M J.Language and Politics.Oxford:Basil Blackwell:108-138.

KRZYZANOWSKI M,FORCHTNER B,2016.Theories and concepts in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:Facing challenges,moving beyond boundaries[J].Discourse&Society,27(3):253-261.

MACGILCHRIST F,2016.Fissures in the discourse-scape:Critique,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in post-foundational approaches to CDS[J].Discourse&Society,27(3):262-277.

VAN DIJK A T,1988.News as Discourse[M].Hillsdale,NJ: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.

WODAK R,MEYER M,2009.Multidisciplinary CDA:A plea for diversity[A]//WODAK R,MEYER M.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.London:SAGE:1-35.

陈晗霖,2023.话语-历史分析:趋势与展望[J].现代外语(6):853-863.

陈群,2023.超越言语的论辩:中日钓鱼岛争端话语的多模态论辩分析[J].外国语言文学(6):34-48,129-130.

陈新仁,2023.语料库与人际修辞研究:以“说”的人际修辞用法为例[J].当代修辞学(2):43-50.

陈宣霖,2023.政策执行者如何构建政策正当性:话语建构视角下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考察[J].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(6):29-36.

陈怡莹,郭振,刘波,2023.体育精神的时代变迁与新闻话语建构: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《人民日报》的文本分析[J].上海体育学院学报(3):49-58.

陈勇,夏懿良,2024.批评话语研究的新路径:《社会网络中的话语互动》评介[J].外国语言文学(1):127-132.

陈中竺,1995.批评语言学述评[J].外语教学与研究(1):21-27,80.

方小兵,2023.从话语阐释到话语规划:语言政策研究的话语路径[J].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(3):49-59.

高一虹,白露,秦苑,2023.大查房、生命回顾仪式:安宁疗护新语类探索[J].现代外语(2):174-186.

胡春雨,徐奕琳,2023.基于语料库的企业身份建构话语-历史研究[J].现代外语(4):464-477.

胡元江,李艳,2023.媒体话语合法化建构的历史语篇分析:中美主流媒体贸易摩擦报道的对比研究[J].外国语文(4):92-101.

黄广哲,韩子满,2023.军事外宣杂志中军人形象的自塑:多模态翻译的视角[J].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(2):120-128.

黄慧,易平理,2023.企业新媒体危机公关声明中的信任修复话语策略研究[J].山东外语教学(6):10-20.

黄加振,2023.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中国农民形象研究:以《人民日报》“三农”报道为例[J].燕山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(3):40-47.

贾诗威,闫慧,2023.社交媒体用户算法偏见感知的批判性话语分析[J].现代情报(6):14-23.

姜飞,郭金英,2023.“文化鄙视链”:话语建构及社会历史探源-基于剧评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[J].传媒观察(7):61-71.

姜凤春,杨杰,2023.英国主流媒体涉孔子学院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[J].辽宁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6):1-8.

金碧希,卫乃兴,2023.话语研究的语料库路径:方法、挑战与前景[J].外语与外语教学(1):1-11,144.

金胜昔,于霖林,2023.美国两党气候变化演讲语篇的隐喻生态批评对比分析[J].外语教学(6):21-28.

景宜,晏青,2023.主流媒体明星的报道议题和话语变迁:《人民日报》明星报道(1946-2018)的批判性话语分析[J].新闻春秋(4):53-66.

鞠玉梅,2023.科技新闻建构国家身份认同研究:基于“科技冬奥”中外媒体新闻报道的个案分析[J].当代修辞学(5):57-67.

柯贤兵,邹诗倩,2023.法庭调解中调解员话语的趋近化研究[J].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(4):69-76,109,161.

李恩耀,2023.社交媒体与机构身份建构:香港高校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[J].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(6):36-52.

李捷,袁周敏,2023.基于情感计算的政务微博情绪话语管理研究[J].外语教学(5):47-52.

李娟,陆露,彭小媚,等,2023.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对幼小衔接舆论的批判性话语分析[J].学前教育研究(3):70-82.

李琳,李称鑫,李小萌,2023.评价系统视域下的经济话语研究:基于国外学界对中国经济评价的文本挖掘分析[J].外国语(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)(3):57-69.

李旺传,陈先红,2023.作为政治话语的“全过程人民民主”国际传播考察:基于中国日报网的话语分析[J].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5):120-133.

李志远,2023a.翻译研究的“话语-社会”路径[J].话语研究论丛,12:1-4.

李志远,2023b.社会变迁中的中央文献翻译:对国家领导人文艺座谈会讲话英译的话语分析[J].话语研究论丛,12:45-62.

李志远,田海龙2024.中国话语研究理论建构的探索实践:田海龙教授访谈录[J].山东外语教学(3):1-10.

梁娜,2023.政治隐喻翻译:一种双向的话语互动:以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英译为例[J].话语研究论丛,12:73-84.

林予婷,苗兴伟,2023.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:基于文本挖掘的历时研究[J].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(3):87-95.

刘承宇,赵常友,2023.监狱话语中的介入系统及其教育改造效能研究[J].外语教学(2):30-36.

刘春梅,2023.政治演讲英译情态量值迁移现象研究[J].话语研究论丛,12:5-22.

刘立华,2023a.后基础主义视角下的话语建构研究[J].外语学刊(5):52-57.

刘立华,2023b.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话语互动视角[J].话语研究论丛,13:14-27.

刘文宇,孙明月,2023.中国“扶贫”隐喻的话语动态分析:以《中国日报》社论为例[J].话语研究论丛,13:67-82.

刘璇,2022.《社会网络中的话语互动》述评[J].话语研究论丛,10:147-155.

刘璇,2023.翻译接受的话语互动研究[J].话语研究论丛,12:85-102.

罗博,朱丘毅,张晋朝,2023.社会公平视阈下中美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的批判性话语分析[J].图书情报知识(1):98-111,123.

苗兴伟,2023.生态文明视域下生命共同体的话语建构:基于《人民日报》生态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[J].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(3):18-28,90.

苗兴伟,刘波,2023.生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气候变化故事:以《人民日报》气候变化新闻报道为例[J].山东外语教学(5):11-24.

苗兴伟,钟敏君,2023.再语境化理论:进展与前沿[J].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(5):69-76,112.

穆军芳,2016.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进展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(1995-2015)[J].山东外语教学(6):26-34,107.

穆军芳,陈紫涵,2023.趋近化视角下社交媒体关于人工智能报道的话语建构研究[J].南京邮电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6):55-64.

钱永红,2023.基于大数据情感计算的政府网络身份互动建构研究[J].外语教学(5):53-59.

钱毓芳,2010.媒介话语研究的新视野:一种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[J].广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(3):80-84.

钱毓芳,2019.《纽约时报》关于低碳经济的话语建构[J].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(2):30-41,159.

钱毓芳,王琮涵,2023.《人民日报》对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的话语建构: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[J].中国石油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4):69-77.

乔拓新,2023.中国领导人对外演讲译文评价的话语之维[J].话语研究论丛,12:23-33.

冉永平,雷容,2023.网络谴责的语言实现方式及其社会语用理据[J].中国外语(4):37-45.

任育新,李绪清,2023.在线医疗咨询中的话语结构:以“丁香医生”网站医生回复话语为例[J].外国语文研究(辑刊)(2):2-17.

山秀蕾,刘昌明,2023.话语转向、安全叙事与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[J].太平洋学报(7):31-44.

石春煦,2023.控辩审关系多模态分析框架及其应用研究:社会符号学视角[J].外国语言文学(1):111-119,136.

施旭,2023.文化话语视域下的中国外交[J].浙江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(11):102-117.

苏杭,叶军,张钰卿,2023.局部语法框架下中美媒体新冠疫情话语表征分析[J].外语与外语教学(1):12-23,144.

苏祺,孟玲,赵芃,2023.文化组学视角下的中国殡葬话语变迁[J].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(6):43-51,109-110.

孙炳宇,2023.“免责性”网络厌女言论的解读与批判:基于豆瓣语料的女性批评话语分析[J].青岛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2):100-106.

孙炬,赵一,2023.《同心战“疫”》中家国情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[J].当代外语研究(6):78-89.

孙文峥,谢娟,2023.“帮你逆袭变优秀”:自我优化类移动应用程序的话语分析[J].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6):165-172.

田海龙,2016.话语研究的语言学范式:从批评话语分析到批评话语研究[J].山东外语教学(6):3-9.

田海龙,2021.社会网络中的话语互动[M].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.

田海龙,宋冰冰,2023.低碳治理行动中的话语互动与地方能动性[J].中国石油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4):50-57.

王国勤,王代月,2023.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的张力与论争[J].浙江社会科学(8):62-70,158.

王磊,2022.2021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[J].话语研究论丛,10:133-146.

王树槐,2023.批评话语分析路径的翻译批评探索:鲁迅《孤独者》三个译本译者的意识形态比较[J].外语研究(4):57-65.

王治国,2023.多模态翻译话语分析与语用认知探赜[J].中国翻译(5):98-105.

王紫玉,赵秀凤,2023.《新青年》中“青年身份”的话语建构:基于文本数据分析[J].北京青年研究(2):37-45.

魏嘉琦,项蕴华,2023.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再情景化范畴研究[J].社会科学战线(12):251-257.

武建国,李玓桥,2023.批评隐喻分析:前沿与展望[J].外语与外语教学(4):87-97,149.

吴雨昕,赵秀凤,2022.2021年国内多模态话语研究综述[J].话语研究论丛,11:151-164.

项蕴华,2023.论批评话语分析范畴的理论创新[J].话语研究论丛,13:56-66.

辛斌,2000.批评话语分析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[J].外语教学(4):44-48.

辛斌,2023a.后现代语境下的批评话语分析[J].话语研究论丛,13:1-13.

辛斌,2023b.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兼容互补性刍议[J].外语研究(6):1-6,23,112.

徐苗苗,刘冬,2023.米歇尔·福柯“话语分析”方法对主体理性主义的解构[J].黑龙江社会科学(6):31-36.

颜冰,张辉,2023.认知语法情境植入视角下企业信任话语建构策略分析[J].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(1):67-79.

严小庆,常晨光,2023.多模态语境隐喻的话语建构研究[J].中国外语(2):26-34.

杨开烨,汪少华,2023.中国生态话语文化图式的认知阐释[J].外语研究(1):8-16.

杨柳缨子,辛斌,2023.反语言视角下性别错位网络亚文化初探:基于跨社群的互文分析[J].福建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(2):58-69.

杨敏,孙娟娟,2023.论式分析法框架下庭审话语中的性别身份和去性别化身份研究[J].现代外语(4):452-463.

杨巧燕,2023.菲律宾官方对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认知及变化: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(2013-2022)[J].南洋问题研究(3):31-48.

杨雅,金丽萍,2023.质询与诉求:“恐婚”情绪的网络话语分析[J].当代青年研究(4):65-77.

杨伊,陈昌来,陈兴冶,2023.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教师话语分析:缘起、内涵及效力[J].教师教育研究(2):30-36.

尹佳,2023.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、传播与接受:一种话语研究的视角[J].话语研究论丛,12:34-44.

尤泽顺,2023.语境复杂度与译者能动性:制约/规避或协同互动[J].英语研究(1):176-190.

尤泽顺,李雪,2023.《中国日报》和《印度时报》关于洞朗对峙报道的转述话语对比分析[J].外国语言文学(6):3-19,48,129.

余华,2023.批评话语分析的中国实践:《社会网络中的话语互动》评介[J].山东外语教学(2):130-133.

袁传有,曹慧姝,郑洁,2023.律师结辩话语多模态态度资源与叙事建构[J].现代外语(3):319-331.

原蓉,王佳宇,2023.2022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[J].话语研究论丛,12:155-171.

曾蕊蕊,2023.话语-历史分析视角下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:以2020年至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主席对外讲话为例[J].外语研究(2):10-17.

章柏成,唐邓玲,2023.我国英文媒体报道中老年人形象的话语建构[J].重庆交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3):95-105.

张德禄,2023a.多模态话语中符号意义构成研究[J].当代修辞学(3):24-36.

张德禄,2023b.多模态话语建构中的模态融合模式研究[J].现代外语(4):439-451.

张辉,2023.批评认知语言学与主体间性[J].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(1):30-49.

张辉,唐颖,2023.批评认知语言学与社会本体论[J].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(2):59-67,161.

张辉,杨艳琴,2019.批评认知语言学: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[J].外语教学(3):1-11.

张慧,杨炳钧,2023.情态隐喻视阈下网络游戏话语的符号暴力研究[J].现代外语(1):1-14.

张立庆,2021.2020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述评[J].话语研究论丛,9:128-142.

张立庆,2023.从语言观到译文观: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中央扶贫话语对外翻译[J].话语研究论丛,12:63-72.

张鹏,侯福莉,2023.《华尔街日报》中华为企业形象的“话语-历史”分析[J].重庆交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4):91-103.

张庆园,李欣,2023.政务社交媒体新闻叙事中品牌“被标签化”的话语分析[J].新闻与传播评论(3):42-52.

张天伟,2023.语言政策的话语研究路向:渊源、特征与本土化思考[J].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(3):67-73.

张现荣,夏玲玲,2023.新闻语篇态度合法化话语建构研究[J].苏州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5):74-82.

章吟,2023.德国主流媒体低碳经济报道的话语建构策略:一项语料库辅助的话语分析[J].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(5):26-35.

赵红霞,郭继荣,杨雨萌,2023.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外交话语拒绝策略研究[J].外语电化教学(1):81-87,116.

赵芃,2021.从“再情景化”到“指向秩序”:批评话语研究概念性工具的新发展[J].外语与外语教学(3):23-30,147.

赵芃,田海龙,2013.再情景化新解:元话语视角[J].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(4):1-6.

赵芃,田海龙,2023.语言政策话语研究的两条路径[J].云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(3):60-66.

赵蕊华,2023.生态话语分析拓展之国际关系研究:以中国北极定位分析为例[J].山东外语教学(5):25-37.

赵秀凤,2022.基于多模态隐喻场景的生态话语分析:以生物能源政治漫画为例[J].中国外语(6):60-69.

赵秀凤,2023.多元话语网络中的话语互动[J].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(1):61-69,112,161.

赵秀凤,宋冰冰,2021.美国智库涉华核能话语中“他者”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:批评话语分析视角[J].外国语言文学(4):353-372,446.

赵秀凤,田海龙,2023.政治实践中新话语的生成机制研究[J].现代外语(2):162-173.

周呈思,2023.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治省口号的话语演变[J].新闻与传播评论(3):27-41.

朱冬怡,2023.医患互动中的会话叙事:医护者叙事的话语策略研究[J].外语教学(3):44-50.

朱田凤,刘湘舒,2023.国际传播视野下的中国国际灾难救援报道话语分析:以CGTN对中国救援土耳其地震的报道为例[J].新闻知识(7):44-51,94.

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”作出重要部署。围绕该主题,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于2022年10月27日发文解读,指出: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,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,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,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。”(具体内容参见http://theory.people.com.cn/n1/2022/1027/c40531-32552719.html)

基本信息:

DOI:10.20188/b.cnki.dsf.2024.114lix

中图分类号:H05

引用信息:

[1]刘璇.2023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[J].话语研究论丛,2024(01):140-158.DOI:10.20188/b.cnki.dsf.2024.114lix.

基金信息:

引用

GB/T 7714-2015 格式引文
MLA格式引文
APA格式引文
检 索 高级检索